欢迎您来到山东科技大学泰安校区图书馆! 2025-07-12 16:11:47 Saturday

图书馆推荐书目第三期(消费者权益日专题)

发布时间:2022-03-15 10:10:54 来源: 校区图书馆

   “3•15”,一年一度的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再次走进我们的视野。对于中国消费者而言,更多的人会把“3•15”与“打假”联系在一起,“打假”就等于保护消费者权益。实际上背后反映出的是诚信问题。诚信不仅是我国千百年来的传统美德,更是我国《民法典》的一项基本原则。
      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公民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则,这是对传统的继承,也是对传统的升华。做人要有信,做事要有信,有信方立,有信才能走的更远。诚信关乎一个国家国民的道德素质,更关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整体形象。
    “最是诚信能致远”,这是千年古训,更是人们生活的行为准则。
 


如何维护我们的权益

《消费维权全知道:最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用例解》  【作者】孙才涛
   
        本书通过常见问题解答、经典案例分析、重点法条解读并附录全部消费维权相关法律法规的多种形式,对以上这些问题进行了全面透彻的解答,为消费者提供了全方位的法律纠纷解决方案与具体操作办法。李显冬教授、刘知函律师主编,堪称消费维权纠纷实务一本通。江平、李显冬等联袂推荐。

《诚信裁判》  【作者】[美]史蒂文•J•伯顿
 
  本书关注的主题是法院中运用法律的道德准则问题。伯顿教授分析了法官在道德上和法律上维护法律(制定法)的依据、内容和能力。国家“十二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

《与未来握手:在线纠纷解决机制与互联网消费者权益保护》 【作者】艾米•施密茨, 科林•鲁尔
 
  全书分为三个部分对全球互联网消费者权益保护发展进行了详尽的进程梳理,并且针对互联网消费者权益保护遇到的维权痛点问题进行了典型案例分析。该书明确指出在线纠纷解决机制对于互联网消费者权益保护至关重要。

 

《数据的边界:隐私与个人数据保护》 【作者】(荷兰)玛农•奥斯特芬
 
  本书对于深入理解大数据带来的现实问题、了解欧盟隐私和数据保护法律框架的价值基础和规范结构、客观评价其潜力与局限性具有重要参考意义,为对抗大数据的法律方案提供了新的选择。

中国的诚信文化

《诚信中国》  【作者】阎孟伟
 
  我们的民族文化传统中,诚信精神源远流长,是滋养我们的宝贵财富。本书着力分析了我国传统诚信文化的可贵精神和历史局限,探讨了现代社会中诚信体系的运行机制和建构诚信系统的基本要求。
《诚信,一把心灵的钥匙》  【编者】读者丛书编辑组
 
  “诚信”是公民个人层面的道德准则,本书紧紧围绕“诚信”主题,选取了70余篇优秀文章,结集成册,这些文章集中展现了中华民族诚实守信的传统美德,是一部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通俗读物。

 


《德性与制度:迈向诚信社会》  【作者】王淑芹,曹义孙
 
  本书以建立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诚信制度为主线,从理论分析、模式借鉴到制度构建再到制度运行的社会环境保障,形成一个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理论与实践体系。该著的知识内容可以概括为为何要积极建构诚信社会、如何建构诚信社会以及何以建构诚信社会这三个方面。

 


诚信的商业价值

《从0到亿:诚信力价值经营启示录》  【作者】高佳奇 金昊锋
 
  本书讲述了两个18岁少年通过自己的努力,在他们就读的学校创办了一个“诚信供销社”。以“诚信”经营的模式,售卖商品,学生可以根据需要自由拿取,依据价签自觉付款。此举意在培养人们的一种诚信意识。他们的商业模式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诚信供销社”也在不同学校不断复制经营。


 


《大道至简:德国零售巨头ALDI管理法》  【作者】[德]尼尔斯•布兰德斯  [德]迪特尔•布兰德斯
 
  该书入选豆瓣2021年度读书榜单,自1998年首次出版以来,在畅销书排行榜中一直名列前茅,陆续被翻译成英文、韩语、葡萄牙语、荷兰语等版本,销售超过十万册。作者从亲身的实践和管理经验出发,向读者揭示了ALDI公司的企业概况、企业文化、组织和领导方法、商业原则以及ALDI公司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事件和应对方法。本书对于企业管理、竞争策略和企业发展的真实历程对进行了较为系统性的论述和剖析。
 


为何会产生诚信危机

《怀疑心理学》  【作者】[美] 罗布•布拉泽顿
 
  当代怀疑心理学领军人物开山力作,从阴谋论视角深度解析信任危机的爆发根源。《今日心理学》《时代周刊》《科学美国人》《科克斯书评》《华尔街日报》一致热评。
  怀疑心理学领军人物罗布•布拉泽顿梳理了从古代到当代所盛行的各种阴谋论如何影响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以及怎样改写了人类的历史进程。

 


《诚信:“铁笼”内外》  【作者】原魁社

  诚信危机已经成为我们非常揪心的社会挑战。诚信危机产生的根源不仅在于行为主体缺乏诚信品质,也在于我们社会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约束机制。建设诚信社会,需要我们打造一个完善的诚信约束体系,这些约束体系就像一个中国的铁笼,有力地维护着诚信规则。
 
 
 
                                                 
                                                    (阅读推广部)